Engee 文档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双波束传播通道

资料库

EngeeRadars.

双射线通道

描述

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模拟窄带双波束传播信道。

双波束传播信道是最简单的多波束信道类型。您可以使用双波束信道来模拟信号在具有单一反射边界的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这种介质有两条传播路径: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直接传播路径和从边界反射的光线路径。

您可以使用本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解决近场雷达和移动通信中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信号沿直线路径传播,并且假定地球是平的。您还可以将此对象用于声纳和声学元件。对于声学问题,您可以选择非极化场,并将传播速度设为空气或水中的声速。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可用于同时模拟来自多个位置的传播。

虽然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适用于所有频率,但大气气体和雨的衰减模型仅适用于频率范围为 1-1000 GHz 的电磁信号。雾和云的衰减模型适用于 10-1000 GHz。在这些频率范围之外,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使用最近的有效值。

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将与频带相关的时间延迟以及增益或衰减、相移和边界反射损耗应用于信号。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对象会在信号源或目标移动时应用多普勒频移。

根据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的值,通道输出端的信号可以_divided_(分割)或_combined_(合并)。如果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false"(假),则两个场分别到达目的地,不会合并。如果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true",则两个信号在源端分别传播,但在目标端相干相加为一个值。当两个路径方向上的单个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的增益差异较小,无需考虑时,此选项非常方便。

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不支持双向传播。

要执行双波束信道传播,请执行以下步骤:

  1. 创建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对象并设置其属性。

  2. 使用参数调用该对象,就像调用函数一样。

语法

创建

  • channel = EngeeRadar.TwoRayChannel 使用 default 属性值创建双波束传播通道。

    示例

    channel =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 channel = EngeeRadar.TwoRayChannel(Name=Value)` 创建一个双光束传播通道,每个指定的属性 Name(名称)设置为指定的 价值观(值)。您可以以任意顺序(Name1=Value1,…​,NameN=ValueN)指定其他参数作为名值对(name-value pair)。

    示例

    channel =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使用方法

  • prop_sig = channel(sig,origin_pos,dest_pos,origin_vel,dest_vel,dest_vel)`返回窄带 sig 信号在双波束信道上从位置 origin_pos 传播到位置 dest_pos 时产生的 prop_sig 信号。origin_posdest_pos 参数可以包含多个点,但不能同时指定两个参数都包含多个点。信号发送速率在 origin_vel 参数中指定,信号目的地速率在 dest_vel 参数中指定。origin_veldest_vel 尺寸必须分别与 origin_posdest_pos 尺寸匹配。

通过双波束通道传播的电磁场可以是极化或非极化的。对于非极化场,例如声场,传播的信号场 sig 是一个矢量或矩阵。当电场极化时,sig 代表一个结构阵列。每个结构元素代表一个笛卡尔形式的电场矢量。

在双光束环境中,每对信号源和接收器之间有两个信号通道相连。N 个信号源(或 N 个目的地)有 2N 条路径。每对信号源和接收器的信号无需连接。任何一对信号源和接收器的两个通道上的信号也可能因相位或振幅的不同而不同。

您可以在目的地将两个信号分开,也可以将它们合并—​这取决于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合并是指来自信号源的信号沿着两条路径分别传播,但在目标处被一致地相加为一个值。要使用单独参数,请将 CombinedRaysOutput 设置为 "false"。要使用组合参数,请将 CombinedRaysOutput 设置为 "true"。当单个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在两条路径方向上的增益差异不大,无需考虑时,该选项非常有用。

属性

传播速度 — 信号传播速度
physconst (LightSpeed) (默认) | `正标量

Details

信号的传播速度,指定为正标量。

测量单位为 m/s。

默认情况下,信号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示例: 3e8.

数据类型: Float64

工作频率 - 工作频率
300e6(默认) |`正标量

Details

信号的工作频率,以正标量形式指定。

计量单位为 Hz。

示例: 1e9

数据类型: Float64

指定大气层 — 大气衰减模型
false(默认)` |true

Details

大气衰减模型启用属性,指定为 falsetrue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为 true,可增加大气气体、雨、雾或云造成的信号衰减。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false",可忽略信号传播中的大气效应。

要启用 温度干燥空气压力水蒸气密度液体水密度雨量 属性,还需要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logical

温度 - 环境温度
15(默认值) |`实际标量

Details

以实数标量指定的环境温度。

测量单位为摄氏度。

示例: 20.0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干空气压力 干空气压力
101.325e3(默认值) | `正实数标量

Details

以正实数标量表示的干燥空气的大气压力。

测量单位 I 是帕。

该属性的默认值相当于一个正常大气压。

例如: 101.0e3.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WaterVapourDensity — 大气水蒸气密度
7.5(默认值) |`正实数标量

Details

大气中水蒸气的密度,以正实数标量表示。

测量单位为 g/m3。

示例: 7.4.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液态水密度 液态水密度
0.0(默认值) |`非负实数标量

Details

雾或云中液态水的密度,以非负实标量表示。

测量单位为 g/m3。

液态水密度的典型值为:中雾 0.05,浓雾 0.5。

示例: 0.1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降雨量 降雨量
0.0(默认值) |`非负标量

Details

以非负标量形式给出的降水率。

测量单位为毫米/小时。

示例: 10.0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SpecifyAtmosphere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SampleRate - 信号采样率
1e6(默认) |`正标量

Details

信号的采样率,指定为正标量。

测量单位为 Hz。

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使用该值以采样单位计算信号传播延迟。

  • 示例:* 1e6

数据类型: Float64

*启用极化 启用极化场
false (default) | true

Details

启用偏振场的属性,指定为 falsetrue

EnablePolarisation 属性设为 true 即可启用极化。

EnablePolarisation 属性设置为 "false",则忽略极化。

数据类型: logical

地面反射系数 — 地面反射系数
1(默认值)` | | | | N 上的复数向量 1

Details

反射点处的场的地面反射系数,以 N 上的复标量或复矢量 1 表示。

每个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或等于 1。

数值 N 是双波束通道的数量。

单位为无量纲。

使用此属性可模拟非极化信号。

使用 GroundRelativePermittivity 属性模拟极化信号。

示例: 0.5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EnablePolarisation 属性设置为 false

数据类型: Float64

支持复数:

GroundRelativePermittivity — 地面相对渗透率
15(默认) |正实数标量 |正实数矢量 1 over N

Details

反射点的地面相对渗透率,以 N 上的正实数标量或正实数矢量 1 表示。

N 的维数是双波束通道的数目。

单位为无量纲。

相对渗透率的定义是实际地面渗透率与自由空间渗透率之比。

使用该属性可建立极化信号模型。使用 GroundReflectionCoefficient 属性来模拟非极化信号。

示例: `5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EnablePolarisation 属性设置为 true

数据类型: Float64

CombinedRaysOutput — 合并两条射线输出
true (default) | false

Details

在通道输出端合并两条射线的属性,指定为 truefalse

如果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true,则在生成输出信号时,对象会将传播的视距信号和反射路径信号相干地堆叠在一起。当建模时不需要考虑天线或阵列的指向性增益时,请使用此模式。

数据类型: logical

MaximumDistanceSource — 最大单向传播距离源
自动(默认) | `属性

Details

指定为 AutoProperty 的最大单向传播距离的来源。

最大单向传播距离用于分配足够的内存来计算信号延迟。

如果将 MaximumDistanceSource 属性设置为 "Auto",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会自动分配内存。

如果将 MaximumDistance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则使用 MaximumDistance 属性的值指定最大单向传播距离。

数据类型: char

MaximumDistance - 单向传播的最大距离
10000(默认)"|"正实数标量

Details

最大单向传播距离,指定为正实数标量。

测量单位为 m。

任何传播距离大于最大单向传播距离的信号都将被忽略。最大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源之间的最大距离。

例如: 5000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MaximumDistance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

数据类型: Float64

MaximumNumInputSamplesSource — 最大信号数量的来源
自动(默认) | `属性

Details

指定为 AutoProperty 的最大输入信号采样数目的来源。

如果将 MaximumNumInputSamplesSource 属性设置为 Auto,传播模型会自动分配足够的内存来缓冲输入信号。

如果将 MaximumNumInputSamples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则使用 MaximumNumInputSamples 属性指定输入信号的最大样本数。长度超过此值的输入信号将被截断。

要将此对象与可变大小的信号一起使用,请将 MaximumNumInputSamples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并设置 MaximumNumInputSamples 属性的值。

示例: Property.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MaximumDistance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

数据类型: char

MaximumNumInputSamples -. 最大输入样本数
100(默认)` | `整个正标量

Details

以正整数标量形式指定的输入信号最大采样数目。

输入信号的维数是输入矩阵的行数。任何长度超过此值的输入信号都会被截断。要完整处理信号,请确保此属性的值大于输入信号的最大长度。

生成波形的系统对象决定信号的最大长度:

  • 对于任何波形,如果 OutputFormat 波形属性设置为`Samples`,则最大信号长度等于 NumSamples 属性中指定的值。

  • 对于脉冲波形,如果 OutputFormat 属性设置为 "脉冲",则信号长度等于最低脉冲重复率、脉冲数和采样率的乘积。

  • 对于连续波形,如果 OutputFormat 属性设置为 "扫描",则信号长度等于扫描时间、扫描次数和采样率的乘积。

示例: 2048.

依赖关系

要启用此属性,请将 MaximumNumInputSamplesSource 属性设置为 Property

数据类型: Float64

参数

输入

sig - 窄带信号
N 上的复数矩阵 M | 2N 上的复数矩阵 M | N 上的复数阵列 1 | 2N 上的复数阵列 1

Details
  • 窄带非极化标量信号为

    • M 乘 N 的复数矩阵。每列包含一个沿视距路径和反射路径传播的普通信号。当两条路径的信号相同时,可以使用这种形式。

    • M 乘 2N 复矩阵。每对相邻的列代表一个单独的信道。在每对列中,第一列代表沿视距路径传播的信号,第二列代表沿反射路径传播的信号。

  • 窄带极化信号的形式为

    • 1 乘 N 的复数阵列。每个结构包含一个沿视距路径和反射路径传播的共偏振信号。结构的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 M 乘 1 列的电磁场分量矢量"(sig.X,sig.Y,sig.Z)"。当路径上的两个信号相同时,可以使用这种形式。

    • 的 1 乘 2N 复数阵列。每一对相邻的数组列代表一个单独的通道。在每对列中,第一列代表视距路径上的信号,第二列代表反射路径上的信号。该结构的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 M×1 列的电磁场分量矢量"(sig.X,sig.Y,sig.Z)"。

对于非极化场,M 的值是信号采样的数量,N 是双波束通道的数量。每个通道对应一个源-端对。

对于极化场,结构元素包含三个 M 乘 1 的复数矢量列:"sig.X"、"sig.Y "和 "sig.Z"。这些矢量代表极化信号的 xyz 笛卡尔分量。

结构内矩阵场第一维度的大小可以改变,以模拟不同的信号长度,例如具有不同脉冲重复率的脉冲波形。

示例: [1,1;j,1;0.5,0]

数据类型: Float64

支持复数:

origin_pos - 一个或多个信号的原点
3乘1的实数列向量 | 3乘1的实数矩阵

Details

以 3 乘 1 的实数列向量或 3 乘 N 的实数矩阵形式给出的一个或多个信号的原点。数字 N 是双波束通道的数目。

如果 origin_pos 是列向量,其形式为"[x;y;z]"。

如果 origin_pos 是一个矩阵,则每列指向一个不同的信号原点,其形式为 [x;y;z]

测量单位为 m。 origin_posdest_pos 不能指定为矩阵,其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 3-by-1 列向量。

示例: [1000;100;500]

数据类型: Float64

dest_pos - 一个或多个信号的终点位置
3乘1的实数列向量 | 3乘N的实数矩阵

Details

以 3 乘 1 的实数列向量或 3 乘 N 的实数矩阵形式给出的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最终位置。N 为从 N 个信号源传播或向 N 个信号源传播的双波束信道数。

如果 dest_pos 是 3-by-1 列向量,其形式为"[x;y;z]"。

如果 dest_pos 是一个矩阵,则每列定义一个不同的信号目的地,其形式为 [x;y;z]

测量单位为 m。

不能将 origin_posdest_pos 指定为矩阵。其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 3-by-1 列向量。

示例: [0;0;0]

数据类型: Float64

*origin_vel 发病率
3乘以1的实数列向量 | 3乘以N的实数矩阵

Details

以 3×1 实列向量或 3×N 实矩阵形式给出的信号发生率。 origin_vel 的维度必须与 origin_pos 的维度一致。

如果 origin_vel 是列向量,则其形式为 [Vx;Vy;Vz]

如果 origin_vel 是一个 3 乘 N 的矩阵,则每列指定一个不同的初速度,其形式为 [Vx;Vy;Vz]

单位为 m/s。

例如: [10;0;5]

数据类型: Float64

dest_vel - 信号方向速度
3乘以1的实数列向量 | 3乘以N的实数矩阵

Details

信号方向速度以 3 乘 1 的实数列向量或 3 乘 N 的实数矩阵形式给出。 dest_vel 的维度必须与 dest_pos 的维度一致。

如果 dest_vel 是列向量,则其形式为"[Vx;Vy;Vz]"。

如果 dest_vel 是一个 3 乘 N 矩阵,则每列指定一个不同的目的地速度,其形式为 [Vx;Vy;Vz]

单位为 m/s。

示例: [0;0;0;0]

数据类型: Float64

输出

prop_sig — 传播信号
N 上的复数矩阵 M | 2N 上的复数矩阵 M | N 上的复数阵列 1 | 2N 上的复数阵列 1

Details
  • 窄带非极化标量信号返回为

    • M 乘 N 的复数矩阵。要设置此值,请将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true。矩阵的每一列都包含来自视距路径和反射路径的相干组合信号。

    • 复合矩阵 M 乘 2N。要设置此值,请将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false"。矩阵的交替列包含来自视线路径和反射路径的信号。

  • 窄带极化标量信号返回为

    • 1 乘 N 的复数组。要设置此值,请将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置为 "true"。数组的每一列都包含相干合并的视距信号和反射路径信号。该结构的每个元素都包含电磁场矢量 (prop_sig.X,prop_sig.Y,prop_sig.Z)

    • 是一个 1 乘 2N 的复数组。要设置该值,可将 CombinedRaysOutput 属性设为 false。备用列包含来自视距路径和反射路径的信号。该结构的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电磁场矢量 (prop_sig.X,prop_sig.Y,prop_sig.Z)

输出信号 prop_sig 包含在当前输入时间间隔内到达信号目的地的信号元素。

如果信号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长于当前时间间隔,输出信号可能不会包含当前时间间隔内输入信号的全部贡献。剩余的输出将在下一次访问该对象时出现。

方法

所有系统对象通用

step!: 启动系统对象算法 release!: 允许更改系统对象属性的值 reset!: 重置系统对象的内部状态

可选项

双光束信号传播路径

双波束传播信道是继自由空间信道之后的又一复杂信道,也是最简单的多径传播介质。

自由空间信道模拟的是从点 1 到点 2 的_光束_视线。

在双光束信道中,介质被指定为具有反射平面边界的均质各向同性介质。边界始终设置为

从点 1 传播到点 2 的射线最多有两条。第一条光线沿着与自由空间通道相同的视线路径传播。视线路径通常被称为_直线射线_。第二条光线在到达点 2 之前会被边界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蜂窝电话系统或汽车雷达等短程模拟中,可以假定反射面(地球表面或海洋表面)是平的。

系统对象 EngeeRadars.TwoRayChannel 对两条路径的传播时延、相移、多普勒频移和损耗效应进行建模。对于反射路径,损耗效应包括边界的反射损耗。

下图显示了两条传播路径。从声源位置 和接收器位置 可以计算出两条路径的入射角,即 。入射角是入射辐射相对于本地坐标系的位置角和方位角。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坐标系与全球坐标系相同。

您还可以计算传播角 。在全局坐标中,边界处的反射角与 的角度重合。当您使用与角度相关的反射损耗数据时,反射角非常重要。

视距路径 的总路径长度如图所示,等于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几何距离。

反射路径的总路径长度为 是光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two ray channel 1

在全局坐标系中,您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到地面的距离和物体的高度推导出路径长度和角度的精确公式。

















*两光束衰减

衰减或双波束信道中的路径损耗是五个分量的乘积 ,其中

  • - 是双波束信道的几何衰减

  • - 地面反射造成的衰减

  • - 信号在大气中传播造成的衰减

  • - 信号穿过雾和云层造成的衰减

  • - 雨衰减

每个分量的单位都是幅度,而不是分贝。

* 地面反射和传播损耗。

信号从边界反射时会产生损耗。通过将电磁场表示为标量场,可以获得地面反射损耗的简单模型。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声学和声纳系统。

假设 是一个自由空间标量电磁场,其振幅为 ,距离发射器的参考距离为 (例如一米)。距离发射器 处的自由空间传播场的形式为

ω

为视线轨迹。

您可以将地面反射 场表示为

ω

其中 是反射路径的距离。

表示由于地平面反射造成的损耗。要指定 ,请使用 GroundReflectionCoefficient 属性。一般来说, 取决于场的入射角度。目的地的总场是视距场和反射路径场的总和。

对于电磁波,更复杂但更现实的模型是使用极化场的矢量表示法。您可以将入射电场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分量( )平行于入射平面。另一个分量 垂直于入射面。这些分量的地面反射系数是不同的,可以用地面磁导率和入射角来表示。








其中 是介质的阻抗。由于地球的磁导率与空气或自由空间的磁导率几乎相同,阻抗比主要取决于电导率的比值



其中 的值是地面的_相对渗透率_,由 *GroundRelativePermittivity*属性给出。角度 是入射角,角度 是边界处的折射角。您可以使用斯涅尔折射定律确定

反射后,根据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重建总场。地平面的总衰减 的组合。

当原点和终点相对静止时,可以将物体的输出 Y 写成 是信号延迟, 是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延迟 给出。 - 为视距传播路径距离或反射路径距离, 为传播速度。路径损耗:

其中 是信号的波长。

*大气气体中的信号衰减模型。

该模型计算信号在大气气体中传播时的衰减。

电磁信号在大气中传播时会衰减。这种效应主要是由于氧气和水蒸气的共振吸收线造成的,氮气的影响较小。

该模型还包括 10 千兆赫以下的连续吸收光谱。

该模型可计算特定衰减(每公里衰减),作为温度、压力、水蒸气密度和信号频率的函数。大气气体模型适用于 1-1000 千兆赫的频率,并适用于极化和非极化场。

每个频率的具体衰减公式:

是复数大气折射率的虚部,由光谱线分量和连续分量组成:

光谱成分由构成局部波段函数的离散光谱项总和 乘以光谱线强度 组成。对于大气中的氧气,每条光谱线的强度等于

对于大气中的水蒸气,每条光谱线的强度为

是干燥空气的压力, 是水蒸气的分压, 是环境温度。压力单位为百帕(hPa),温度单位为开尔文度。水蒸气分压 与水蒸气密度 的关系如下:

大气总压力为 +

对于每条氧气线, 取决于两个参数,即 。同样,每条水蒸气线取决于两个参数,即 。本节末尾的国际电联文件包含这些参数随频率变化的函数表。

局部带宽函数 是频率的复合函数,详见下面的国际电联参考文献。这些函数取决于经验模型参数,参考文献中也给出了这些参数。

为计算路径上窄带信号的总衰减,该函数将特定衰减乘以路径长度, 。然后得出总衰减为

您可以将衰减模型应用于宽带信号。首先将宽带信号划分为若干子频带,并对每个子频带进行衰减。然后将所有衰减的子带信号相加,得到总衰减信号。

*雾和云衰减模型

该模型可计算信号在雾或云中传播时的衰减。

雾和云的衰减是同一种大气现象。使用的国际电联模型是_IRU Recommendation-R P.840-6:云和雾造成的衰减_。该模型计算信号的具体衰减(每公里衰减),作为液态水密度、信号频率和温度的函数。该模型适用于极化和非极化场。各频率下的比衰减公式如下

其中 是液态水的密度,单位为 gm/m3。 代表特定衰减系数,与频率有关。云雾衰减模型适用于 10-1000 千兆赫的频率。比衰减系数的单位为 (dB/km)/(g/m3) 。

为计算路径上窄带信号的总衰减,该函数将比衰减乘以路径长度 。总衰减等于

您可以将衰减模型应用于宽带信号。首先将宽带信号划分为若干子频带,并对每个子频带进行窄带衰减。然后将所有衰减的子频带信号相加,得到总衰减信号。

*雨衰减模型。

该模型计算信号在降雨区域传播时的衰减。雨水衰减是最主要的衰减机制,各地和每年的情况可能不同。

电磁信号在传播经过降雨区域时会衰减。雨衰减是根据国际电联的雨模型"建议 ITU-R P.838-3:用于预报方法的特定雨衰减模型"计算的。该模型计算信号的比衰减(每公里衰减),作为雨强、标称信号频率、极化和位置角的函数。比衰减( )与雨率的函数关系为幂律:

其中 是降雨率。测量单位为毫米/小时。参数 和指数 取决于频率、极化状态和信号路径中的仰角。特定衰减模型适用于 1-1000 千兆赫的频率。

为了计算路径中窄带信号的总衰减,该函数将比衰减乘以有效传播距离 。然后得出总衰减为

有效距离是几何距离( )乘以比例系数:

其中 是频率。文章"建议 ITU-R P.530-17 (12/2017):地面视距系统设计所需的传播数据和预测方法"一文中包含了对衰减计算的完整描述。

这些计算中使用的雨率 是长期统计雨率 。这是在 0.01% 的时间内超过的降雨率。统计降雨率的计算方法在"建议 ITU-R P.837-7 (06/2017) "中讨论:用于传播建模的降水特性"中讨论。本文还介绍了如何计算 0.01% 值的其他百分比的衰减。

您可以将衰减模型应用于宽带信号。首先,将宽带信号划分为若干子频带,并对每个子频带进行衰减。然后将所有衰减的子频带信号相加,得出总衰减信号。

文献

  1. Saakian, A. "无线电波传播基础"。马萨诸塞州诺伍德:Artech House,2011 年。

  2. Balanis, K. "高级工程电磁学"。New York: Wiley & Sons, 1989.

  3. Rappaport, 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2.

  4.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建议 ITU-R P.676-10:大气气体衰减"。2013.

  5.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Recommendation ITU-R P.840-6:Atenuation due to clouds and fog"."。2013.

  6.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建议 ITU-R P.838-3:用于预报方法的特定雨衰减模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