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生成和解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研究将一串字符转换为黑白条形码(作为图像)的可能性,反之亦然。 代码使用包 Images 用于处理图像。
我们实现的程序包括两个主要功能:
string_to_barcode-将字符串转换为条形码图像;barcode_to_string-将条形码图像解码回字符串。
In [ ]:
using Images
String_to_barcode函数
工作的逻辑
-
空位数组的初始化:它存储字符串的所有字符的位。
-
循环遍历字符串的每个字符:
bitstring(UInt8(char))将字符转换为其8位表示形式,parse(Int, bit)将每个位转换为相应的整数,append!将这些数字添加到数组中bits.
-
为图像创建二维数组:
bits'转置一个比特向量(转换为字符串),repeat重复这一行length(bits)/2一次创建一个二维数组(图像),其中每一行是相同的,
-系数length(bits)/2选择以创建矩形图像。
-
结果返回:函数返回一个0和1的二维数组,可以解释为黑白图像。
In [ ]:
function string_to_barcode(s::String)
bits = []
for char in s
binary_str = bitstring(UInt8(char)) # 我们得到符号的二进制表示(8位)
append!(bits, [parse(Int, bit) for bit in binary_str]) # 将每个位转换为数字并将其添加到向量中
end
repeated_bits = repeat(bits', Int.(length(bits)/2),1) # Повторяем вектор бит
return repeated_bits
end
Out[0]:
使用示例:
In [ ]:
barcode = string_to_barcode("_Engee_") # 将字符串转换为位表示
img = Gray.(barcode) # 将其转换为图像
display(img) # 显示图像
save("barcode.png", img) # 将其保存到文件中
Barcode_to_string函数
工作的逻辑
-
图像二值化:
Gray.(img)将图像转换为灰色阴影;.> 0.5转换为纯黑色和白色(大于0.5的值变为1,其余变为0)。
-
提取比特序列:
binary_img[10, :]它需要图像的第10行(你可以使用任何一个,因为所有的行都是相同的)。
-
字符解码:
-循环以8个增量通过位(每个字符用8位编码),
-每8位reduce((x, y) -> x * 2 + y, byte)将位数组转换为数字,Char()将数字转换为相应的字符。
-
生产线组装:
join(chars)将所有字符组合成一个字符串。
In [ ]:
function barcode_to_string(img)
binary_img = Gray.(img) .> 0.5 # 将图像转换为二进制格式(0或1)
bits = binary_img[10, :] # 我们得到图像的第一行(因为所有的行都是相同的)
# 将位转换为字符
chars = []
for i in 1:8:length(bits)
# 我们取8位并将它们转换为一个字符。
byte = bits[i:i+7]
char = Char(reduce((x, y) -> x * 2 + y, byte))
push!(chars, char)
end
# 收集字符串中的字符
return join(chars)
end
Out[0]:
使用示例:
In [ ]:
img = load("barcode.png") # 上传条码图像
display(img) # 显示图像
decoded_string = barcode_to_string(img) # 解码字符串
println("Decoded string: ", decoded_string) # 输出结果
结论
此代码演示了将字符串转换为可视化表示的基本原理,反之亦然。 这个原则可以扩展到更复杂的用例。
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实现功能。
-
字符编码:每个字符都用精确的8位(ASCII)编码,这限制了字符集,但简化了实现。
-
视觉表示:条形码是通过在几行中重复相同的位序列来创建的,这使得它更加可见。
-
稳定性:解码时,会拍摄特定的图像字符串(第10个),这使得算法容易受到图像损坏的影响。 在实际系统中,通常使用更复杂的恢复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