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ee 文档

steervec

天线 DN 波束转向矢量。

资料库

EngeePhased"。

语法

函数调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用 steervec 函数:

  • sv = steervec(pos,ang)`为入射到天线元件上的每个平面波或一组平面波返回一个转向矢量 sv。控制向量是一组入射波在每个天线元件上的相位延迟。pos 参数定义天线元件的位置。参数 ang 用方位角和仰角定义入射波的方向。控制矢量 sv 是一个复数矩阵 。在这个矩阵中, 代表天线元件数,而 代表入射波数。sv 的每一列都包含 ang 中指定的相应方向的控制矢量。假设传感器矩阵中的所有天线元件都是各向同性的。

  • nqbits 参数设置了移相器位数时,sv = steervec(pos,ang,nqbits) 返回量化的窄带控制矢量。

参数

输入

pos - 天线元件位置
N`上的 "实向量1" | N`上的 "实矩阵2" | N`上的 "实矩阵3

Details

天线元件位置以矢量 1( )、矩阵 2( )或矩阵 3( )的形式给出。在该矢量或矩阵中, 代表天线元件数。pos 参数的每一列代表一个元素的坐标。

  • 如果 pos 中的矢量 1,则表示 - 线性阵列传感器元件的坐标。假定 - 坐标为零。

  • 如果 pos 上的矩阵 2,则表示 - 天线阵列中天线元素的坐标。假设该天线阵列位于 平面上。假定 的坐标为零。

  • 如果 pos 是 3-by 矩阵,则天线阵列可以是任意形状。天线元件的位置由信号波长决定。

示例: [0,0,0;0.1,0.4,0.3;1,1,1]

数据类型: Float64

ang — 传入信号的到达方向
M` 上的实向量 1 | M` 上的实矩阵 2

Details

传入信号的到达方向以 上的矢量 1 或 上的矩阵 2 表示,其中 是传入信号的数量。

  • 如果 ang 上的矩阵 2,则每列定义了传入信号的方位角和仰角方向 [az;el]。方位角必须在 -180° 和 180° 之间,仰角必须在 -90° 和 90° 之间。方位角是轴 与到达方向矢量在平面 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当从 轴向 轴测量时,方位角为正。仰角是到达方向矢量与 平面之间的夹角。从 轴向 轴测量时为正值。

  • 如果 ang 上的矢量 1,则它是一组方位角,其中位置角假定为零。

角度的单位为度。

示例: [45;0]

数据类型: Float64

nqbits - 相移量化位数
0(默认值)` | `非负整数

Details

波束成形器或控制矢量权重系数中用于相移量化的位数设置为非负整数。

0 表示不执行量化。

示例: 5

输出

sv — 控制向量
M上的复矩阵N

Details

天线 DN 波束的波束转向矢量以复数矩阵 的形式返回, 。在这个矩阵中, 代表天线阵列的天线单元数, 代表进入的平面波数。 sv 的每一列都与输入参数 ang 中的同一列相对应。

示例

控制向量的线性数组

Details

定义一个由五个间隔为 10 厘米的元件组成的均质线性阵列。然后定义一个频率为 1 GHz、到达方向为方位角 45°、仰角 0°的平面波。计算该波的方向矢量。

elementPos = (0:.1:.4);
c = physconst("LightSpeed");
fc = 1e9;
lam = c/fc;
ang = [45;0];
sv = steervec(elementPos/lam,ang)

控制向量的量化线性阵列

Details

定义一个均匀线性阵列 (ULA),其中包含五个各向同性元件,间距为 10 厘米。然后指定一个频率为 1 GHz、到达方向为方位角 45°、仰角 0°的平面波。计算该波的方向矢量。将方向矢量量化为三个比特。

elementPos = (0:.1:.4);
c = physconst("LightSpeed");
fc = 1e9;
lam = c/fc;
ang = [45;0];
sv = steervec(elementPos/lam,ang,3)

另见

  1. Van Trees, H.L.."Optimum Array Processing." New York, NY: Wiley-Interscience, 2002.New York, NY: Wiley-Interscience, 2002.

  2. Johnson, Don H. and D. Dudgeon."阵列信号处理》。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3.

  3. Van Veen, B. D. and K. M. Buckley."波束成形:空间滤波的通用方法"。IEEE ASSP Magazine, Vol.5 No.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