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ee 文档

三绕组变压器(三相)

三相线性非理想三绕组变压器,采用 StarDelta 绕组连接,并考虑了饱和问题。

类型: AcausalElectricPowerSystems.Passive.Transformers.ThreePhase

三绕组变压器(三相)

图书馆中的路径:

/Physical Modeling/Electrical/Passive/Transformers/Three-Winding Transformer (Three-Phase)

双绕组变压器(三相)

图书馆中的路径:

/Physical Modeling/Electrical/Passive/Transformers/Two-Winding Transformer (Three-Phase)

说明

三绕组变压器(三相) 块表示一个线性非理想三相三绕组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在两个或多个电路之间传输电能。该模块包括线性绕组漏磁和线性铁芯磁化的影响。变压器组的电阻可以相对单位进行参数化。初级、第一次级和第二次级绕组连接、三角星相位角和铁芯类型均可定制。

初级和次级绕组配置选项如下:

  • 带浮动中性点的交织绕组" - 带浮动三相中性点的星形绕组。

  • 带中性点端口的交织绕组" - 带三相中性点的星形绕组。

  • 带接地中性点的交织绕组 - 带接地三相中性点的星形绕组。

  • `Delta 1 o’clock' - 与星形间隔 30 度的三角形。

  • 三角形 11 点钟方向" - 比星形提前 30 度的三角形。

有关以 Delta 模式连接的三相系统运行模式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关于变压器绕组三角连接的建议

核心类型选项:

  • 三相五肢" - 三相五肢核心。

  • 三相三肢核心:"三相三肢"。

虽然三相核心通常更便宜,但五肢核心具有以下优点:

  • 在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零序电流分量(即线路和中性线之间)的电阻较低。

  • 散热性更强。

计算公式

三棒铁芯

该模块在磁域中通过模块非线性磁阻,缠绕涡流 实现。

two winding transformer (three phase) 1 s

确定块掩膜中的电域参数与模型中使用的磁域参数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 - 初级绕组匝数

  • - 第一次级绕组匝数

  • - 第二个次级绕组的匝数

  • - 并联磁感应强度

  • - 零序电感

  • - 初级绕组的散射电感。

  • - 第一次级绕组的散射电感

  • - 第二次级绕组的散射电感。

  • - 并联磁阻

  • - 相间磁阻

    .

  • - 零序阻抗系数

    .

  • - 初级绕组泄漏电阻

    .

  • - 第一次级绕组的泄漏电阻

    .

  • - 第二次级绕组的泄漏电阻

    .

  • - 涡流回路电导率

    .

对于三绕组三相变压器,每相不同绕组之间的耦合是相同的。

五个铁芯

对于五棒铁芯变压器,附加棒所提供的额外磁通路径可使用零序磁阻来表示,该磁阻最初是针对三棒铁芯变压器中穿过空气的磁路而开发的。

two winding transformer (three phase) 2 s

在五芯模型中,从相线到附加绕组的磁阻必须等于相线之间的磁阻:

.

因此得出结论:

.

端口

非定向

~1 - 初级绕组端子
电力

三相电端口,对应初级绕组的相端子 ,

n1 是中性点

与初级绕组中性点相关的电气端口。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端口,请将 初级绕组连接类型 设置为 "带中性点端口的怀式"。

~2 - 第一个二次绕组的端子
电力

三相电气端口,对应于第一二次绕组的相位端子 ,

n2 是中性点

连接到第一次级绕组中性点的电气端口。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端口,请将 第一次级连接类型 设置为 "带中性点端口的怀式"。

~3 - 第二次级绕组端子
电力

三相电气端口,对应于第二二次绕组的相位端子 ,

n3 - 中性线

连接到第二个次级绕组中性点的电气端口。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端口,请将*二次绕组连接类型*设为 "带中性点端口的怀式"。

参数

主要参数

绕组数 - 在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之间切换
两个绕组(默认) | 三个绕组

在两个绕组和三个绕组之间切换。

  • Two - 该模块模拟双绕组变压器。

  • 三绕组" - 该模块模拟三绕组变压器。

额定视在功率,V*A - 额定视在功率
100e6 V*A(默认值)`。

通过变压器的额定功率。该值必须大于 0。

额定电频 - 额定电频
50 赫兹(默认值)

变压器所连接交流电源的额定频率或标称频率。该值必须大于 0。

初级绕组连接类型 - 初级绕组配置
带浮动中性点(默认)` | 带中性点端口 | 带接地中性点 | Delta 1 点钟方向 | Delta 11 点钟方向

初级绕组类型。

初级额定电压 - 初级绕组的有效值线电压
4160(默认) | 正标量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施加到初级绕组的有效值线电压。该值必须大于 0。

二次绕组连接类型 - 第一个二次绕组的配置
带浮动中性点(默认)` | 带中性点端口` | 带接地中性点` | Delta 1 点钟方向 | Delta 11 点钟方向

第一个二次绕组的类型。

次级额定电压,V - 施加到第一个次级绕组的有效值主电压
4160(默认值) | 正标量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施加到第一个次级绕组的有效值线电压。该值必须大于 0。

次级绕组连接类型 - 次级绕组配置
带浮动中性点(默认)` | 带中性点端口` | 带接地中性点` | Delta 1 点钟方向 | Delta 11 点钟方向

第二个二次绕组的类型。

三级额定电压,V - 二次绕组的有效值主电压
4160(默认值) | 正标量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施加到第二个二次绕组的有效值线电压。该值必须大于 0。

核心类型 - 核心类型
三相三肢(默认)"|"三相五肢"。

核心类型。

阻抗

初级绕组电阻,pu - 初级绕组电阻,o.u.
0.01(默认值) | 正标量

初级绕组电阻,p.u. 值必须大于 0。

第一二次绕组电阻,pu - 第一二次绕组电阻,p.u.
0.01(默认值) | 正标量

第一个次级绕组的电阻。该值必须大于 0。

第二个二次绕组电阻,pu - 第二个二次绕组的电阻,即
0.01(默认值) | 正标量

第二个二次绕组的电阻。该值必须大于 0。

漏电电抗 - 考虑磁通损耗。
排除(默认)` | 包括

启用磁通损耗建模。

初级漏抗,pu - 初级绕组的磁阻,o.u.
0.001(默认)"|"正标量"。

初级绕组中的磁通损耗,o.u. 数值必须大于 0。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漏抗*参数设置为 "包含"。

第一次级漏电抗,pu - 第一次级绕组的磁阻,o.u.
0.001(默认值)"|"正标量"。

第一次级绕组的磁通损耗,o.u. 数值必须大于 0。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漏抗*参数设置为 "包含"。

第二次级漏电抗,pu - 第二次级绕组的磁阻,o.u.
0.001(默认)"|"正标量"。

第二个二次绕组的磁通损耗,o.u. 数值必须大于 0。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漏抗*参数设置为 "包括"。

磁化电阻 - 磁化电阻考虑因素
排除(默认)"|"包括"。

启用变压器铁芯磁化电阻建模。

并联充磁电阻,pu - 充磁支路的有功电阻,o.u.
500(默认值) | 正标量

充磁支路的有功电阻,o.u. 值必须大于 0。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磁化电阻*参数设置为 "包括"。

磁化电抗 - 磁化电抗核算
排除(默认)"|"包括"。

启用变压器铁芯磁效应建模。

磁饱和度表示法 - 磁饱和度表示法
无(默认)` | "查找表(phi 与 i)"。

选择是否以及如何表示磁饱和度。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磁化电抗*参数设置为 "包含"。

电流矢量(pu),i 是电流值矢量,即
[0,.002,1,2](默认值)"。

当前值向量,o.u。第一个值必须为 0,其余严格按升序排列。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磁化电抗*参数设置为 "包括",*磁饱和度表示法*参数设置为 "查找表(phi 与 i)"。

磁通量矢量 (pu),phi 是磁通量值矢量,即
[0,1.2,1.5,1.51] (默认)`。

磁通量值向量,o.u。第一个值必须为 0,其余严格按升序排列。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磁化电抗*参数设置为 "包括",*磁饱和度表示法*参数设置为 "查找表(phi 与 i)"。

并联充磁电抗,pu - 充磁支路电抗,o.u.
500(默认值)"|"正标量"。

线性区域运行时的磁化支路电抗,o.u. 值必须大于 0。

依赖关系

要使用该参数,请将 磁化电抗 设置为 "包括",并将 磁饱和表示法 设置为 "查找表(phi 与 i)"。

零序电抗,pu - 零序电抗
0.5(默认值)"|"正标量"。

零序电抗,单位为 o.u。该值必须大于或等于初级绕组的磁通损耗。

依赖关系

要使用此参数,请将 磁芯类型 设置为 "三相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