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带有入射光通量输入端口。
类型: AcausalElectricPowerSystems.Sensors.Photodiode
图书馆中的路径:
|
说明
单元 光电二极管 是由一个受控电流源和一个并联的指数二极管组成的光电二极管。受控电流源产生的电流 与光通量密度成正比:
其中
-
- 是产生的电流与入射光通量密度之比。
-
如果*灵敏度参数化*设置为 "为给定的光通量密度指定测量电流",则程序块通过*测量电流*参数与*光通量密度*参数的比值来计算该变量。
-
如果*灵敏度参数化*设置为 "指定单位通量密度的电流",则该变量由*设备灵敏度*参数值决定。
-
-
- 是入射光通量密度。
要建立动态响应时间模型,可使用 *参数化*参数将二极管结电容纳入模型。
指数二极管模型提供了二极管电流 和二极管电压 之间的如下关系:
其中
-
- 是电子的基本电荷(1.602176e-19 Kel);
-
- 玻尔兹曼常数(1.3806503e-23 J/K);
-
- 发射系数;
-
- 饱和电流,与*暗电流*参数值相对应。
-
- 温度,二极管参数的设置温度,对应于 *测量温度 * 参数值。
当 ( / ) > 80 时,程序块将 替换为 ( / - 79) ,该值对应于 ( / ) = 80 时的二极管电流梯度,并进行线性外推。
当 ( / ) < -79 时,程序块将 替换为 ( / + 80) ,这也对应于梯度,并进行线性外推。典型的电路无法达到如此大的数值。块 光电二极管 提供这种线性外推法,以帮助在仿真过程中求解约束时收敛。
如果*二极管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和 N",则使用*暗电流*和*发射系数*参数指定二极管特性。
如果将*二极管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加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则必须设置*暗电流*参数以及二极管伏安曲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测量点。程序块根据这些值计算出 ,具体如下:
其中
-
- 对应于参数 正向电压 VF 的值;
-
= / ;
-
- 对应于参数 正向电压 VF 时的电流 IF 值。
指数二极管模型提供了加入结电容的机会:
-
如果将*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结电容固定或为零",则电容是固定的。
-
如果将*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参数 CJO、VJ、M 和 FC",程序块将使用系数 、 、 和 计算结电容,结电容取决于结电压。
-
如果*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程序块将使用 C-V 电容曲线上的三个电容值估算 、 和 ,并使用这些值和指定值 计算取决于结电压的结电容。该模块计算 、 和 的方法如下:
-
-
-
,
-
其中
-
, , 和 是参数向量 反向偏置电压 [VR1 VR2 VR3] 中的值。 -
和 是参数向量 对应电容 [C1 C2 C3] 中的值。从表格数据中无法可靠估计 ,因此必须使用 电容系数 FC 参数指定其值。如果没有该参数的合适数据,请使用典型值 0.5。
反向偏置电压(数值为正)必须满足 > > 。这意味着电容必须满足 > > ,因为反向偏压会扩大耗尽区,从而减小电容。违反这些不等式会导致误差。电压 和 必须远大于过渡电位差 。电压 必须小于结电势差 , 的典型值为 0.1 V。
p-n 结特性的电压依赖性是通过结电容的电荷 来定义的:
对于 :
供 :
其中
-
是结电容上的电压。
这些公式与 [2] 中的公式相似,只是没有模拟 VJ 和 FC 参数的温度依赖性。 本模型不包括影响高频开关性能的扩散电容项。
该模块
变量
要在模拟前为程序块变量设置优先级和初始目标值,请使用程序块对话框中的*初始目标*部分。
为满足所有初始条件,请勿将初始变量值的优先级设置为 "高",以免超过方程中微分变量的总数。 |
-
如果在*结电容*部分将*参数化*设置为 "固定或零结电容",并将*结电容*设置为 "0",则块方程中微分变量的总数将为零。请勿将*初始目标*部分中变量的优先级设置为 "高"。
-
如果在*接面电容*部分将*参数化*设置为 "固定或零接面电容",且*接面电容*设置为非零值,则模块方程中的微分变量总数等于 1。在*初始目标*下为不超过一个变量设置优先级为 "高"。
-
如果在*连接电容*部分将*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或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则块方程中的微分变量总数为一个。在*初始目标*中为不超过一个变量设置优先级为 "高"。
假设和限制
-
通过将*二极管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加正向偏置 I-V 曲线数据点",可以设置一个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的电压。通常,该值范围在 0.05 至 1 伏特之间。使用超出此范围的值会导致评估结果不佳
。 -
您可能需要使用非零值的欧姆电阻和结电容,以避免数值建模出现问题,但如果这些值为零,仿真可能会运行得更快。
参数
主要参数
启用热敏端口 - 启用热敏端口
已禁用(默认) | 已启用
选中后,将显示 H 热敏端口,可将光电二极管连接到热网络。
灵敏度参数化 - 灵敏度参数化
指定给定通量密度下的测量电流(默认)` | 指定单位通量密度下的电流`。
选择下列灵敏度参数化方法之一:
-
为给定的磁通密度指定测量电流` - 指定测量电流和相应的磁通密度。这是默认方法。
-
指定单位磁通密度的电流"- 手动指定设备的灵敏度。
*测量电流
- 指定测量电流
25 uA(默认值)` | `标量'。
单位中用于计算设备灵敏度的电流。
依赖关系
只有当*灵敏度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为给定磁通密度指定测量电流 "时,该参数才可见。
光通量密度 - 光通量密度
5 W/m^2(默认值) | `scalar
用于计算设备灵敏度的光通量密度。
依赖关系
只有当*灵敏度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为给定光通密度指定测量电流 "时,该参数才可见。
设备灵敏度 - 设备灵敏度
5e-06 m^2*A/W(默认)` | `标量
单位光通密度的电流。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灵敏度参数化*设置为 "指定单位光通密度电流 "时才可见。
二极管参数化 - 二极管参数化
使用暗电流和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默认)` | `使用暗电流和 N
选择以下一种二极管模型参数化方法:
-
使用暗电流和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 指定无光通量时的电流和二极管伏安曲线上的一个点。这是默认方法。
-
使用暗电流和 N` - 指定无光电流和发射因子。
电流 I1 - 正向偏置点的电流
0.1 A(默认值)` | 标量
二极管伏安曲线上正向偏置点的电流,用于计算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二极管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和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 "时才可见。
电压 V1 - 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电压
1.3 V(默认值)` | 标量
二极管伏安曲线上正向偏置点的相应电压,该数据块用于计算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二极管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加正向偏置 I-V 数据点 "时才可见。
*暗电流*是指没有光通量时的电流。
5e-9A(默认值)"。
二极管不发光时的电流。
发射系数,N - 发射系数
3(默认值)` | `标量'。
二极管发射系数或理想度系数。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二极管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暗电流和 N "时才可见。
电阻,RS - 二极管的串联电阻
0.1欧姆(默认值)` | "标量"。
与二极管串联的电阻。
测量温度 - 测量温度
25摄氏度(默认)`标度
在无光通量情况下测量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流时的温度。
结电容
参数化 - 结电容参数化
固定或零结电容(默认)` |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进行结电容建模:
-
固定结电容或零结电容` - 将结电容建模为固定值。
-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指定二极管 C-V 曲线三个点的测量数据。
-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 指定零结电容、结接触电位差、过渡平滑系数和正向偏置势垒电容的非线性系数。
*结电容*为结电容
60 pF(默认值)` | 标量
结电容的固定值。
依赖关系
只有当*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结电容固定值或零 "时,该参数才可见。
零偏压结电容,CJ0 - 零偏压时的结电容
60 pF(默认值)` | `标量'。
与指数二极管平行的电容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时才可见。
反向偏置电压 [VR1 VR2 VR3] - 反向偏置电压
[ 0.1 10 100 ] V(默认)
| 矢量
。
二极管 C-V 曲线上三点的反向偏置电压值矢量,该模块用于计算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 *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时才可见。
对应电容 [C1 C2 C3] - 与反向偏置电压相对应的电容
[ 45 3 6 ] pF(默认)
| 矢量
。
二极管 C-V 曲线上三点的电容值矢量,该模块用于计算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时才可见。
连接电位,VJ - 过渡的接触电位差
1 V(默认值)` | `标量'。
过渡的接触电位差。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时才可见。
分级系数,M - 平滑过渡系数
0.5(默认值)"|"标量"。
平滑过渡系数。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时才可见。
电容系数,FC - 正向偏置结势垒电容的非线性系数
0.5(默认值) | `标量
该系数用于量化施加电压时放电电容的减小。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 C-V 曲线数据点 "或 "使用参数 CJ0、VJ、M 和 FC "时才可见。
温度相关性
参数化 - 温度相关性参数化
None—使用参数测量温度下的特性(默认)` |Use an I-V data point at second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Specify saturation current at second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Specify energy gap, EG
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对温度相关性进行参数化:
-
无—使用参数测量温度下的特性`--不对温度相关性建模,或在测量温度下计算模型
(在*主*选项卡上的*测量温度*参数中指定)。这是默认方法。 -
使用第二测量温度下的 I-V 数据点"- 选择此选项时,必须指定第二测量温度
以及该温度下的电流和电压值。模型将使用这些值以及第一次测量温度 下的参数值来计算禁区宽度值。 -
指定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饱和电流"- 选择此值时,必须指定第二次测量的温度
以及该温度下的饱和电流值。模型将这些值与第一次测量温度下的参数值 一起用于计算禁区宽度值。 -
指定能隙,EG` - 手动指定禁区宽度值。
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电流 I1 - 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电流 I1
0.07 A(默认)` | `标量'。
指定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电压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第二测量温度下的 I-V 数据点 "时才可见。
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 V1 电压 - 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 V1 电压
1.3 V(默认值)` | 标量
指定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电流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 参数化 设置为 "使用第二测量温度下的 I-V 数据点 "时才可见。
第二次测量温度 - 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饱和电流 IS
2.5e-7 A(默认值) | 标量
指定第二次测量温度下的饱和电流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 参数化 设置为 "指定第二测量温度下的饱和电流 "时才可见。
第二次测量温度 - 第二次测量温度
125 摄氏度(默认值)` | 标量
指定第二次测量温度的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设置为 "+使用第二测量温度下的 I-V 数据点 "或 "+指定第二测量温度下的饱和电流 "时才可见。
能量隙参数化 - 禁区宽度参数化
使用硅的标称值(EG=1.11eV)(默认)` | | | | | | | |使用 4H-SiC 碳化硅的标称值(EG=3.23eV)` | | | | | |使用 6H-SiC 碳化硅的标称值(EG=3.00eV)` | | | | | | |使用锗的标称值(EG=0.67eV)` | 使用砷化镓的标称值 (EG=1.43eV)
| 使用硒的标称值 (EG=1.74eV)
| 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标称值 (EG=0.69eV)
| `指定自定义值
从预定义选项列表中选择禁区宽度值或指定自定义值:
-
使用硅的标称值 (EG=1.11eV)` 为默认值。
-
使用 4H-SiC 碳化硅的标称值(EG=3.23eV)"为默认值。
-
使用 6H-SiC 碳化硅的标称值(EG=3.00eV)"。
-
使用锗的标称值 (EG=0.67eV)`.
-
使用砷化镓的标称值(EG=1.43eV)。
-
使用硒的标称值(EG=1.74eV)` 砷化镓的标称值(EG=1.43eV
-
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标称值 (EG=0.69eV)` 指定自定义值
-
指定自定义值` - 如果选择此值,能量隙 EG 参数将出现在对话框中,以便您为
指定自定义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参数化*参数设置为 "指定能隙 EG "时才可见。
能隙 EG - 禁区宽度
1.11eV(默认值)"。
为禁区宽度指定一个自定义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 * 能量间隙参数化 * 设置为 "指定自定义值 "时才可见。
饱和电流温度指数参数化 - 饱和电流温度指数参数化
使用 pn 结二极管的标称值 (XTI=3)(默认)` | 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标称值 (XTI=2)` | 指定自定义值`。
选择以下选项之一来设置饱和电流温度值:
-
使用 pn 结二极管 (XTI=3) 的标称值 "为默认值。
-
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标称值 (XTI=2)。
-
指定自定义值"- 如果选择此值,饱和电流温度指数 XTI 参数将出现在对话框中,以便为
指定自定义值。
饱和电流温度指数,XTI - 饱和电流温度指数
3(默认值)` | `标量
为饱和电流温度指数指定一个自定义值,
依赖关系
该参数只有在*饱和电流温度指数参数化*设置为 "指定自定义值 "时才可见。
设备模拟温度 - 设备模拟温度
25摄氏度(默认)` | 标量
指定设备模拟温度值